合资车企全面崩盘,中国汽车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随着工厂停产和零部件短缺等风险逐渐消失,合资近年来“隐藏式”新增的车企汽车产能开始全面释放,新工厂不断建成投产,全面汽车新车型加速上市及交付。崩盘

不管是中国最购车需求增长乏力,还是失去山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传统车企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合资紧要关头,而合资车企更是车企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黑暗时刻。



合资车企仿佛在一瞬间从“教父”成为了落后的全面汽车代表,丰田,崩盘本田和大众等头部合资车企陷入了减产、中国最裁员甚至停产的失去山悲惨时刻。

中国汽车从业人员的合资“金饭碗”一时间光芒尽失,而中国汽车失去了最大的车企靠山。

曾经以合资车企为代言人的全面汽车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之时,自主车企面对其来势汹汹的压倒式优势完全无计可施,合资车企是“拿来主义”式的躺平,而自主车企则是“买来主义”、模仿、借鉴,甚至直接抄袭。



可喜的是,自主品牌近几年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到超越了跨国品牌,随之而来的是合资车企成为了被整个行业吐槽的重点。

我们选择性地忘记了,合资车企才是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发展历史的最大靠山。

从汽车技术到全球车型,从汽车生产到汽车人才,从汽车品质标准到汽车服务体系,合资车企不仅仅让中国用户真正拥有一辆好车,也培养了自主车企,成为中国强大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建设者和支撑者。



在新能源汽车之前,自主车企的发展并未实现更大突破,我们都在叹息中国车企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合作中,技术没有学到却把市场都丢掉了。

合资车企以全球车型占据了销量排行榜的顶级位置,我们却忽略了跨国车企通过合资车企带来了包括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的整个汽车产业链,这是自主车企崛起的基础和关键。

在汽车之外,合资车企还是中国汽车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强力支撑,这里有最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还有最丰厚的福利待遇。

随着合资车企进入减员裁员的黑暗时刻,整个汽车从业环境将进入最严峻的时刻,汽车工厂将不再成为“真香”的人才流入地。



当自主车企以越级的配置把合资车企贬低为落后和不思进取的代表之后,我们不禁怀疑,合资车企的汽车售价为什么会比同级别自主车企贵这么多,真的只是赚了过高的黑心利润?

对于合资车企的福利待遇,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一汽大众一线工人曾经拿着十几个月的年度奖金,在它们的工厂里甚至还有雪糕供应。

在合资车企停产裁员甚至解散的悲惨故事里,我们还能看到合资车企最后的坚持,该给予员工的补贴和赔偿一分不差,该给用户提供的售后保障依旧承诺长久。



广大一线生产员工,不管是第三方派遣合同工还是正式员工,无论是待遇还是工作环境,特别是从合资车企走进其他工作环境,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合资车企曾经是他们最大的依靠。

在市场回归正常之后,合资车企或许有望重新赢得用户的认可和信任,销量再次实现增长,然而,合资车企这个“黄金饭碗”却再也回不来了。

自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首次下跌之后,各大车企的新建工厂都采用了最新的自动化生产技术,而现存工厂也展开了少人化的全面升级改造,这让其足以面对迅速变化的新车型生产和市场需求。



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中国汽车失去了合资车企这一最大的靠山!

接下来就看自主车企如何在遥遥领先的汽车销量之外,撑起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健康、稳定而快速的发展。

我们坚信比亚迪、吉利和奇瑞等自主头部车企都能做得到,因为丰田、大众和奔驰等合资车企仍然努力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用户也值得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汽车生活。